【市級工作動態】
●【轉自石獅日報】石獅重拳整治水庫亂象 兩日勸離垂釣者70余人
6月7日的行動中,執法隊伍兵分多路,以“巡查+勸導+執法”三管齊下的方式展開整治。在青年水庫和塔山水庫巡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多名垂釣者緊鄰水岸扎營,釣魚區域周邊散落著零食包裝、塑料瓶等垃圾。執法人員當場對垂釣者進行普法教育,強調“水庫垂釣不僅破壞生態,一旦失足落水,復雜的水底環境將極大增加救援難度”。在警示教育下,垂釣者迅速撤離并承諾不再犯。
據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6月6日發布的《關于禁止在水庫游泳、垂釣的通告》中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水庫等危險水域非法從事與游泳、垂釣、戲水等有關的活動。此次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將加大對在水庫等危險水域游泳、垂釣、戲水等行為的巡查和勸導,對屢次不聽勸導甚至干擾勸導的行為將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據統計,連續兩日專項整治行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30余人,勸離垂釣人員70余人,清理庫岸垃圾20余袋。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呼吁廣大市民朋友,在水庫周邊游玩時要把“安全意識”和“環保公約”裝進行囊,共同守護幸福美好家園環境。
●【轉自石獅日報】荷香四溢——石獅夏日里的詩意畫卷
入夏以來,石獅的荷塘悄然綻放出一池清雅。青翠的荷葉層層疊疊,白色、粉色、紫色等色彩各異的荷花次第盛開,在陽光照耀下,宛如一幅幅流動的水彩畫,為城市增添了別樣的生態之美。
在鴛鴦池公園水面上,一池睡蓮在微風中輕輕蕩漾,流水聲與荷葉間隨風搖曳的花朵相映成趣。人們在荷塘邊跑步、散步(建議:散布)、健身,而這片靜謐的荷塘則用它慵懶卻不失優雅的姿態,默默(建議:默)陪伴著每一位市民。這里不僅是城市的“綠肺”,未來還將成為石獅河道治理與節水智慧的直觀見證——根據規劃,來自石獅市中心區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尾水回用主管道已經延伸至鴛鴦池公園,經處理達標后的尾水不僅能夠滋養公園環境,同時配合上下游閥門調節,通過提升泵站繼續向上游輸送,最終將用來沖刷內溝河,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
走進閩南理工學院,道路旁的人工荷池成為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數百朵紫色荷花在碧綠荷葉的掩映下,或挺拔高挑,或羞澀低垂,有的甚至探出池畔,伸向小路,仿佛等待著學生們駐足欣賞。隨著畢業季的到來,這片荷花也成為眾多學子拍照留念的熱門打卡地。相機快門前,年輕的笑容與荷影重疊,定格成時光里永不褪色的明信片。青春與自然在此交融,留下一段段關于石獅夏天的美好記憶。
在濕地公園內玉湖豆腐廠附近,一片連綿數百畝的荷塘也迎來最美的時刻。綠野環繞,海風輕拂,荷葉翻卷如浪,粉白的荷花點綴其間,驚起游人“哇”聲一片。游客們自然不會錯過這片美景,紛紛拿起相機,捕捉那一瞬間的花影與光影。遠處跨海大橋鐵軌上高鐵疾馳而過,轉眼間又歸于寧靜。與之相隔的另一片荷塘,幾位挖藕人正在忙碌作業,他們利用高壓水流沖擊池底,將埋藏在泥土中的蓮藕輕松取出。雖然有些荷花仍含苞待放,但挖藕人說,這片荷塘已經進入收獲季節,再過幾天,將迎來大面積采收,屆時,這些鮮嫩的蓮藕也將上市,成為市民夏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荷塘給人視覺享受,也承載了生態與生活的雙重意義。當蓮藕在暮色里完成又一次豐收,這座城市也以荷為媒,向人們展示濱海之城的生態文明實踐——不是刻意造景,而是人與自然雙向奔赴的詩意棲居。荷葉婆娑,荷花盛放,荷香四溢,構成石獅夏日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聚焦堵點精準施策——市領導調研水環境治理工作并督辦蓮坂村改造項目
2025 年 6 月 12 日上午,市領導陳垂漢帶領市人大環城工委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對石獅市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在實地查看中,調研組先后前往蚶江鎮協力水庫、祥芝鎮蓮坂村草寮溪以及寶蓋鎮院后水庫,全面了解了涉水責任落實、水域岸線管理以及河湖水質提升等多方面的工作情況。
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特別關注了石獅市第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所提出的相關建議,并通過聽取匯報等方式,深入剖析了我市水環境治理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在蓮坂村草寮溪現場,調研組更是重點查看了該溪流存在的問題,并詳細了解了正在推進的海昌路涵洞段管道改造項目進展情況。該項目旨在解決因涵洞設計不合理所導致的雨污混流、淤積黑臭等問題,目前已順利進入招投標階段,預計將在 9 月中旬完成改造,屆時將極大地改善該區域的水環境質量。
為更好地總結調研工作,調研組于實地調研后組織召開了督辦座談會。在座談會上,調研組對此次調研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并針對現場發現的問題提出了以下指導意見:一是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強化日常管理,并定期開展水質監測,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蓮坂村草寮溪的改造工程正是對此類問題的具體整改措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二是要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相關部門及鎮(街道)要常態化落實河湖長制,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清理各類河道垃圾,全力保障河道的暢通與整潔。三是要持續加強宣傳引導力度,積極宣傳河湖長制工作成效,引導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到河道保護與日常監督中來,努力營造全民愛河護河的良好社會氛圍。
本次調研督辦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市水環境治理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各相關單位紛紛表示將認真落實調研組的指導意見,聚焦問題整改工作,尤其是針對蓮坂村草寮溪等突出問題的工程性治理,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凝聚社會各方共識,共同守護好我市水清岸綠的良好水生態環境,推動水環境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打造美麗宜居的石獅貢獻力量。
●突擊暗訪梅港溝:直面問題,守護流域生態
6 月 18 日,泉州市河長辦與石獅市河長辦聯合組成的暗訪督導組,對梅港溝重點流域開展暗訪巡查。巡查結果顯示,經過前期的大力整治,梅港溝整體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暗訪過程中,督導組發現梅港溝的水質明顯提升,河道兩岸整潔有序,以往存在的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泉州市河長辦負責人表示,梅港溝的治理成果來之不易,當前的重點是在鞏固治理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河道保潔水平。各責任單位要進一步落實日常保潔機制,加強巡查頻次,及時清理河道垃圾,確保河道環境整潔美觀。
石獅市河長辦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暗訪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全面提升河道保潔能力。一方面,加大人員和設備投入,優化保潔流程;另一方面,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增強環保意識,共同維護河道環境。
“梅港溝的治理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河道治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泉州市河長辦負責人強調,“接下來,將持續關注梅港溝的治理成效,聚焦薄弱環節,補齊短板,全面提升河道治理水平,確保梅港溝長治久清。”
此次暗訪是泉州市與石獅市河長辦落實重點流域治理工作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現場巡查,全面了解治理成效,發現潛在問題,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下一步,泉州市與石獅市河長辦將持續加強監督指導,壓實各方責任,不斷鞏固和提升梅港溝的治理成果,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奠定堅實基礎,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生態支撐。
●【轉自石獅日報】石獅市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2025年6月23日上午,石獅市組織相關人員集中收聽收看泉州市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視頻會議,隨后召開全市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會議,石獅市委書記、河湖長、林長蔡永生主持并講話,提出我市貫徹泉州市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視頻會議精神的落實措施。
蔡永生強調,要突出謀全局、擔使命、抓落實,全力守護生態安全。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治林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建議:非國家領導人等特定情況,請慎用“重要”)精神,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補短板、攻難題,統籌做好新時代治水興水、治林興林各項工作,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全面提升河湖水質,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生活污染防治;加強河湖保護修復,注重濕地和礦產資源保護,完善河湖管理范圍劃定,持續深化河湖“清四亂”整治行動;提升智慧護河能力,加強信息共享和數據運用,完善河湖監管網絡,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提升防洪預警能力。要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全力譜寫興林治林篇章。持續推進增植擴綠,嚴格實施防沙治沙行動,扎實開展沿海防護林保護修復、林帶更新改造、稀疏林分補植、松林改造提升、封山育林等各項任務,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鄉村綠化行動,把鄉村建設成為美麗家園;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加強巡護管護;探索生態價值轉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吸引市場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生態項目建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要構建共抓、共管、共治格局,全力壓實責任鏈條。健全工作制度,強化跟蹤問責問效,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親水、愛水、惜水、護水,以及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良好氛圍。
●【轉自石獅日報】校地攜手護河湖 青春力量顯擔當
6月25日,石獅市河長辦攜手泉州海洋職業學院“河小禹”暑期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開展河流生態保護實踐活動,助力我市水環境治理,提升公眾節水愛河意識。
當天上午,實踐隊與石獅市河長辦舉行“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基地”共建簽約儀式,并開展“我與河長面對面”座談會,共同探討河流保護與校地合作新模式。座談會上,石獅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市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水域治理成效及面臨的挑戰。實踐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背景,圍繞水質監測、河道巡查、環保宣傳等方面分享實踐計劃,并就如何推動青年力量參與水生態環境治理展開交流。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對青年學子積極投身河湖水環境保護和廣泛開展充滿青春智慧的宣傳活動,給予贊賞和鼓勵。雙方一致表示,將以此次共建為契機,加強高校與地方協作,推動學生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為助力地方生態建設的實際效能。
當天下午,市河長辦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一同前往石獅市二十萬噸水廠和石獅市中心區城市污水處理廠實地參觀。通過專業人員的現場講解和互動交流,隊員們深入了解供水系統運行機制、污水處理流程以及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對水環境保護的系統認知。
福建省“校園河長”、該實踐隊負責人蔡岱宏表示,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提升全體隊員的河湖水資源保護知識水平,也讓大家更加堅定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與責任感。“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帶動更多人關注河流健康。”一名隊員表示。
據悉,接下來三天,這支實踐隊還將深入石獅、永春等地,開展水質檢測、河岸清理、環保宣教、微課堂等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水生態環境保護,傳播綠色發展理念。
●【轉自石獅日報】校地攜手護河湖 青春力量顯擔當
6月25日,石獅市河長辦攜手泉州海洋職業學院“河小禹”暑期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開展河流生態保護實踐活動,助力我市水環境治理,提升公眾節水愛河意識。
當天上午,實踐隊與石獅市河長辦舉行“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基地”共建簽約儀式,并開展“我與河長面對面”座談會,共同探討河流保護與校地合作新模式。座談會上,石獅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市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水域治理成效及面臨的挑戰。實踐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背景,圍繞水質監測、河道巡查、環保宣傳等方面分享實踐計劃,并就如何推動青年力量參與水生態環境治理展開交流。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對青年學子積極投身河湖水環境保護和廣泛開展充滿青春智慧的宣傳活動,給予贊賞和鼓勵。雙方一致表示,將以此次共建為契機,加強高校與地方協作,推動學生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為助力地方生態建設的實際效能。
當天下午,市河長辦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一同前往石獅市二十萬噸水廠和石獅市中心區城市污水處理廠實地參觀。通過專業人員的現場講解和互動交流,隊員們深入了解供水系統運行機制、污水處理流程以及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對水環境保護的系統認知。
福建省“校園河長”、該實踐隊負責人蔡岱宏表示,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提升全體隊員的河湖水資源保護知識水平,也讓大家更加堅定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與責任感。“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帶動更多人關注河流健康。”一名隊員表示。
據悉,接下來三天,這支實踐隊還將深入石獅、永春等地,開展水質檢測、河岸清理、環保宣教、微課堂等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水生態環境保護,傳播綠色發展理念。
●【轉自石獅日報】石獅市政協開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委員進百村”暨河湖生態治理專項視察
6月26日上午,結合貫徹落實省市縣三級政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委員進百村”專項活動要求,石獅市政協主席黃延藝、副主席朱賢帶領部分農業和農村委委員、政協委員河長等,聚焦鄉村全面振興暨河湖生態治理,開展專項視察活動。
視察組先后走進塘頭溝皇寶污水處理廠對面尾水回用點,了解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前往奈厝前村,視察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了解厝上溪三輝加油站旁河段整治情況;走進西岑溪生態水泡點,了解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同時視察坑東村鄉村治理工作成效。
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河長辦)、農業農村局通報石獅河湖長制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情況。與會政協專委委(建議:委)員、委員河長等圍繞抓好治水體系建設、注重建設管理并重、凝聚“全民護水”力量以及解決農村大齡青年婚嫁、推動物質與精神共富等積極協商建言。
黃延藝指出,近年來,我市立足城鄉一體,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走向深入。同時,扎實開展河湖長制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不俗成效,成果讓人倍增信心。在此基礎上,應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對標對表先進地區,正視我市短板差距,認真踐行“兩山”理念,一體推進鄉村振興和河湖生態治理,賦能石獅全域共富先行示范區打造。
下半年,市委與市政協將圍繞“提升鄉村振興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開展專題議政性協商。黃延藝要求,廣大政協委員要結合開展“三比一促”專題活動,持續關注、高效履職,既善于學習領域專業知識,又注重深入一線發現問題癥結,進而提出更加精準、可行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為石獅鄉村全面振興和河湖生態治理再上新臺階貢獻政協智慧力量。
●【轉發中國網】福建石獅:河湖長制培訓進鎮辦,為河湖治理“充電賦能”
河湖治理,關乎生態福祉,關乎民生未來。為夯實河湖管理根基,提升基層履職效能,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石獅市河長制辦公室于6月11日至17日精心組織了“河湖長制培訓進鎮辦”專題活動。全市各鎮(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及河道專管員踴躍參與。
政策解讀與實操演練并重,培訓模式“干貨滿滿”
這次培訓,形式挺新穎,內容也很實在。市河長辦的業務骨干們,把《石獅市河道管理考評辦法》掰開揉碎了講,還結合實際案例,讓大伙兒聽得懂、學得會。考評范圍全覆蓋,全市15條縣級河道和各鎮(街道)的溪流都納入了,實現了一體化管理;考評內容精細化,河道日常管護、問題整治這些要求,都設定了具體、可量化的指標,精準度一下子上來了;考評流程閉環化,“問題發現—反饋交辦—整改落實—復核銷號”,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問題能有效解決。這種“理論+實操”的培訓模式,讓基層人員在學習政策的同時,掌握了實際操作的技巧,為河湖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創新教學方法,讓標準認知“一目了然”
培訓中,還創新引入了“現場問題圖片對比講解+對應扣分細則說明”的直觀教學法。河道日常保潔、畜禽養殖污染防控、“四亂”問題整治這些常見管理難點,都通過圖文對照、標準量化的方式,變得清晰具體、易于執行。比如,在河道保潔方面,明確“發現河道存在漂浮(建議:飄浮)物或垃圾堆積,每處扣1分”;在入河排污口監管方面,明確“每發現一處新增未審批入河排污口扣3分,對完成規范整治并驗收合格的入河排污口,每處加5分”。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了基層人員對管理標準的理解和把握,讓河湖治理的“尺子”更加清晰。
聚焦難點問題,共商解決良策
交流研討環節,大家圍坐在一起,把平時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都擺出來。像“‘四亂’問題整治經費保障”“考評結果如何更有效激勵與運用”這些操作層面的共性問題,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越聊越有勁。市河長辦現場收集整理相關意見和建議,還表示會作為后續優化河道管理長效機制的重要參考依據。通過交流研討,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為河湖長制工作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不僅解決了基層人員的實際問題,還增強了他們對河湖治理工作的信心。
持續深化推動,助力河湖長制走深走實
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培訓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石獅市還會持續深化此類能力提升工作,推動河湖長制從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扎實邁進,不斷提升河湖治理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為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的石獅水生態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石獅市河長辦這次“河湖長制培訓進鎮辦”活動,給基層河湖管理人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通過政策解讀、實操培訓和難點研討,基層人員對河湖長制工作的認識更深刻了,對管理標準的理解也更清晰了,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河湖管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相信在石獅市河長辦的持續推動下,石獅市的河湖治理工作一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效,河湖生態環境也會越來越美,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生態福祉。
●開展環衛督導,筑牢薪酬保障防線,守護河道衛生凈土
近日,市城管執法局積極開展環衛督導,對環衛工人薪酬支付情況開展專項核查督導,切實保障環衛工人合法權益,確保勞動報酬按時足額支付;同時,開展河道衛生專項檢查行動,進一步改善我市河道環境衛生面貌,打造潔凈、綠色優美的河道環境。
環衛工人薪酬支付情況專項核查督導
近日,市城管執法局組織對湖濱街道轄區、靈秀鎮轄區環衛工人近期的薪酬支付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核查。
經核查確認,轄區內的環衛工人工資及相關款項均能按時、足額發放到位,未發現存在拖欠工資或相關應付款項(欠款)的問題。
下一步,市城管執法局將持續關注全市環衛行業薪酬支付情況,督促各方責任落實,營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并舉一反三,密切關注全市環衛領域工資支付情況,堅決維護一線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河道衛生專項檢查行動
7月2日上午,市城管執法局組織工作人員對梧垵溪龜壩水閘、雪上水閘、東排水溝、塘頭溝、山雅溝等內溝河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
檢查中發現,東排水溝中一汽車段河岸雜草未拔除、山雅溝河岸落葉未及時清理、梧垵溪龜壩水閘岸邊有礦泉水瓶等零星垃圾,現場要求龍馬公司立即整改,并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河道常態化保潔工作,確保問題不反彈。
下一步,市城管執法局將持續加大河道日常巡查力度,督促龍馬公司持續深化河道環境衛生治理,不斷優化工作舉措,完善長效工作機制,保持河道衛生整潔。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